【雷雄德退休】基層出身幼時居劏房常流連街頭 雷雄德願愉快學習曾拒升傳統名校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6/23 11:03

最後更新: 2021/06/23 12:23

分享:

分享:

浸大體育、運動及健康學系副教授雷雄德,身為體育學者,不時會就體育議題及事件提供專業意見。

出身基層的浸大體育、運動及健康學系副教授雷雄德,自小於劏房長大,每逢放學就會流連街頭。不過,這位「街童」自小讀書優異,原獲傳統名校聖若瑟小學收取,但為了可以愉快學習,寧願選擇同區另一間學校東華三院李賜豪小學,第一年即已考獲全班第一,為家人省卻不少學費。

香港是我家 美進修後堅持回來

小三那年,雷雄德搬往西環居住,繼而轉讀聖嘉祿小學,其後升上鄧鏡波中學。直至中五,他參加外展訓練學校課程,接觸獨木舟、露營、攀石等戶外活動,自此觸發他一心在體育發展的目標。他預科畢業後,決定到羅富國師範學院(即教育大學前身)修讀體育,並在1981年於油塘普照書院展開教學生涯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7
+6

不過,執教鞭僅4年,雷雄德希望繼續進修,毅然辭職,遠赴美國春田大學讀書,僅花3年就由學士升讀博士學位。他指,當時正值內地發生六四事件,香港爆發移民潮,很多朋友甚至勸他不要回港,但他堅持回來,「我在香港出世,香港給予我很多教育,一定要回港,因為香港是我家。」

回港後,他一直在大學從事體育教學工作,亦不時透過大氣電波,與市民分享運動與健康的重要信息。他坦言,過去30年已有多項研究證實運動對學生腦部發展有幫助,惟不少中、小學卻側重精英培訓,專注訓練學生做運動員,為學校爭光。他期望學校未來可逐步提升對體育的重視,強調體育對小朋友的身心健康和成長價值觀,都有正面幫助。

雷雄德身為體育學者,不時會就體育議題及事件提供專業意見。回顧本港過去20多年的體育發展,雷雄德認為,經歷沙士和新冠肺炎疫情,市民更關注運動健康,期望政府未來可成立體育文化發展局。

雷雄德指出,多年來政府制定政策上,都將體育放在較低層次,雖然近年政府明白體育運動對社會的價值和凝聚社會功能,在東亞運後興建更多體育設施,惟特區政府欠缺有正向運動經驗的官員,難以支持下去。

經歷沙士新冠 市民關注運動健康

本港早於1990年曾成立香港康體發展局,負責推廣及發展體育,惟運作僅14年後則被解散。雷雄德認為,當年的制度沒有問題,只因弱勢政府而被解散,惟市民曾經歷沙士和新冠疫情,關注運動健康,更需要成立體育文化發展局,推廣全民運動,估計可助減少醫療開支2至9%,即每年節省數億元。

他認為,現時康文署將體育文化兩者分開發展,但其實體育與文化密不可分,「大家穿着的波鞋、服裝就是文化。」他又指不少海外國家已將體育、文化、青年事務與媒體組成一個政策局,認為體育推廣要由青年做起。

TOPick「親子最營食譜大賽」, 立即參加贏LC鑄鐵煲及香港迪士尼樂園門票等大獎,立即參加:https://bit.ly/34A3AsA

HKET TV健康台由專家拆解食物安全及都市疾病,即看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陳子謙